今年以來,宋坪鄉堅決扛起抓黨建促產業振興重大使命,緊扣“一鄉、兩基地、三線、四特產”的產業發展布局,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為主線,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為動力,打造“百公里環線游”的戰略定位,一幅黨旗紅、人心齊、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壯麗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把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形成攻堅克難的動力源泉。牢固樹立“黨建+”思維,持續加強“三鏈”建設,大力推廣“黨組織+合作社+農戶”、“黨組織+集體經濟+農戶”等發展模式,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村企聯建等多種形式,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16個,8名黨支部書記牽頭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8家,形成全鄉“產業帶動就業、就業興旺產業”的互促局面和“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良好氛圍,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把黨旗擎在產業鏈上,匯聚披荊斬棘的紅色力量。該鄉抓黨建促產業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探索構建了“三位一體”包抓聯系體系,每個產業示范基地由1名主要領導抓聯系、1名包村領導抓指導、1名村負責人抓服務,構建縱橫交錯、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打響抓黨建促產業振興“大會戰”,助推產業振興工作取得實效。同時,建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集中管理機制,研究制定獎勵村干部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具體實施辦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把人才聚在產業鏈上,提供堅強有力的智慧保障。以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為契機,采取“理論培訓、跟班學技、幫帶培養”模式,為產業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從而凝聚鄉村振興中堅力量。同時,探索鄉村人才回引模式,全力抓好人才“素質提升”和“雁歸工程”,為吸引宋坪籍在外人才返鄉發展,采取“政府搭臺、能人唱戲”的方式,走出宋坪“產業鏈+能人”融合發展的路子,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把身份亮在產業鏈上,培育奮勇向前的先鋒隊伍。圍繞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特色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宋坪鄉黨員教育基地、格樓壩產業園等平臺,組織培養一大批黨性意識強、思路眼界寬、有發展意愿的農村黨員接受了集中教育培訓,為產業振興提供了“智力”支撐。引導各村黨員在產業振興中走在前、作表率,鼓勵各村黨員帶頭發展特色產業,支持領辦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掛牌命名一批“黨員農家樂”、“黨員民宿”、“黨員領辦示范合作社”,引導廣大黨員主動亮身份,在富民產業發展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為產業振興出力出彩、發光發熱。(通訊員 賈小誠)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