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鼎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科技街1號。公司秉承“保護傳承華夏文明,創新發展文化產業”的宗旨,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特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岐黃香道研究開發、文化園區建設管理,文化交流、旅游接待、酒店管理、會議會展服務,文化藝術創作、藝術人才培養,動漫開發、影視制作、網絡推廣、進出口貿易等。公司被評為甘肅省文化企業30強和省民營文化企業10強;是甘肅省民俗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單位;是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進出口貿易企業;被認定為“甘肅省皮影動漫工程實驗室”“蘭州市眾創空間”“蘭州市科技孵化器”;被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誠信單位”。
公司自成立以來,艱苦創業、守正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一是保護傳承華夏文明。收集傳世香包與刺繡、明清皮影、豳地儺面、石刻、木雕、水陸畫等珍貴的文化遺存共2萬余件,注冊商標45件、軟件著作權14項,以及版權等多項知識產權。
二是創新發展文化產業。設立“隴香源”展銷廳,線上線下集中展銷甘肅特色文化產品,注重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開發“皮影動漫”“岐黃香道”等產業項目,完成多項國家和地方文化產業項目。三是弘揚推介特色文化。參加世博會、蘭洽會、文博會、旅博會、非遺展、歡樂春節等重要文化節會,弘揚甘肅特色文化,推介甘肅文化產品和項目。
四是投資搭建雙創平臺。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投資搭建“甘肅省皮影動漫工程實驗室”“蘭州市眾創空間”“蘭州市科技孵化器”等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五是成立甘肅省民俗協會。發起成立了甘肅省民俗文化產業協會,擔任協會會長單位,團結甘肅省民俗文化行業的市場主體、專家學者、傳承人、藝術大師等,發揮社會團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弘揚民俗文化,引領產業發展。
公司在蘭州高新區規劃建設“隴香源民俗文化小鎮”項目。項目總體規劃“四區兩園一基地”,建設用地290畝,配套用地240畝,總建筑面積28.3萬平方米,總投資15.7億元。該項目以民俗文化為靈魂,以鄉村旅游為導向,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岐黃香道為特色,以傳習體驗為價值,以鄉村振興為目標,集文化、科技、旅游、餐飲、休閑、康養等產業于一體,建設完善的文旅產業集群,形成蘭州市的“凹地效應”,打造“甘肅民俗第一鎮,蘭州旅游新名片”。
企業掌舵人賈森棟,甘肅環縣人,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碩士,甘肅鼎鑫集團董事長、黨支部書記。任甘肅省民俗文化產業協會會長,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蘭州市委市政府巡察員,政協蘭州市城關區第九屆委員會委員。被評為中國上海世博會甘肅活動周先進個人、甘肅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設小康先鋒崗、首屆建設蘭州十大創新人物、金城創新創業非公企業家、金城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被中共蘭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青年專家”稱號,榮獲2019年蘭州市先進典型人物。被聘為甘肅文化產業研究智庫專家、甘肅旅游智庫專家、蘭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蘭州市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蘭州文理學院等高校文化產業研究員。
隴香源民俗文化小鎮:“文化+”“產業”集群
隴香源民俗文化小鎮項目位于甘肅省蘭州高新區連搭鎮麻家寺村,距蘭州市26公里,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蘭州榆中興隆山自然保護區二龍山風景區附近。項目總體規劃建設“四區兩園一基地”,其中“四區”為主體功能區,建設文化體驗區、民俗風情區、香道養生區、休閑度假區,建設用地290畝,“兩園”為配套功能區,建設觀光露營園、休閑農業園,配套用地240畝;“一基地”為岐黃香道產業基地。項目總建筑面積28.3萬平方米,總投資15.7億元。項目建成后正常年營業收入5.7億元,年接待游客360萬人次,帶動就業5000人。
該項目依托甘肅鼎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甘肅省民俗文化產業協會,整合甘肅特色民俗文化資源,集聚特色優勢產業,吸引市場主體成建制入駐,集文化展示、科技創新、民俗演藝、實景演出、互動體驗、會展服務、香道開發、特色餐飲、客棧民宿、休閑度假、康養健身、觀光農業、娛樂購物等業態于一體,三產聯動,鄉村振興,將文化、科技、旅游、網絡相融合,形成“文化+”“產業”集群,打造“甘肅民俗第一鎮、蘭州旅游新名片”。
隴香源:讓甘肅文化特產走向世界
公司在蘭州市城關區科技街1號慶陽大廈C區設立“隴香源”特色文化展銷廳,在北上廣等一線中心城市設立“隴香源”展銷窗口,同時搭建“隴香源”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集中展銷甘肅14個市州的香包、刺繡、皮影、剪紙、儺面、地毯、飛天、夜光杯、銅奔馬、洮硯、磚雕、雕漆、唐卡、刻葫蘆、紙織畫、棉塑等特色文化產品和名優土特產品,同時開展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將產品推廣到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皮影動漫創新應用工程:古老文化融合現代科技傳播
皮影動漫是將古老的道情皮影與動漫技術相結合而創新開發的動漫美術片,其基本定位是“皮影造型、道情音樂、動漫手法、中國故事”,主要內容是道情皮影數字化保護與數據庫建設、皮影動漫美術片制作、皮影動漫衍生品與游戲開發等。
皮影三國 第一集桃園三結義
皮影三國 第二集 王允救貂蟬
岐黃香道:古老中醫煥發出新生機
醫圣岐伯軒轅黃帝于古北地談醫論藥,遂有《黃帝內經》,始為中醫藥奠定基礎。中華香文化源遠流長,香藥同源、天人合一、健康養生、智慧通達,香飄千年,香行萬里。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岐黃香道秉承中華文化精髓,以四季香、二十四節氣香為基礎,配制扶正祛邪、防疫驅瘟、健康養生之香品,且形成制香、賞香、品香、沐香、鑒香、用香之香道。其主題是香文化、香科技、香生活、香產業。
二十四節氣香
立春
|
蒼松古柏香
|
雨水
|
百年好合香
|
驚蟄
|
道家金丹香
|
春分
|
貴人早來香
|
清明
|
清靜明潔香
|
谷雨
|
慈航普度香
|
立夏
|
云蒸霞蔚香
|
小滿
|
安寧夢思香
|
芒種
|
天地化生香
|
夏至
|
端午沐芳香
|
小暑
|
返璞歸真香
|
大暑
|
消暑大丹香
|
立秋
|
喜鵲傳情香
|
處暑
|
中元普度香
|
白露
|
春祈秋報香
|
秋分
|
花好月圓香
|
寒露
|
康寧增壽香
|
霜降
|
三花聚頂香
|
立冬
|
凌寒傲雪香
|
小雪
|
天下第一香
|
大雪
|
玉堂富貴香
|
冬至
|
柏風盈室香
|
小寒
|
借暖沖寒香
|
大寒
|
臘冬辭寒香
|
豳地儺面非遺傳習所:“中國戲劇臉譜的活化石”數字化保護
豳地儺面和儺文化起源于原始社會,興盛于商周時期,集大成于周先祖的“儺儀”。豳地儺面完整地保存了原始圖騰文化和古老的民俗風情,記錄了我國先民傳統的哲學、美學和造型藝術體系,被學者視為“神的面孔,人的品格”,被戲劇研究者稱為“中國戲劇臉譜的活化石”。
“豳地儺面制作技藝”由甘肅省民俗文化產業協會作為保護單位,于2017年10月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豳地儺面非遺傳習所旨在深入挖掘整理豳地儺面文化遺存,收錄存儲豳地儺面的圖譜紋樣及實物照片,進行數字化保護和數據庫建設,傳授學習豳地儺面制作技藝,培養儺面創意設計人才,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儺面產業。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