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每天早上8點整,在蘭州大學一分部家屬院內,一位拐杖的老奶奶總會出現在院子內,她帶著精心準備的貓糧和水,精心遞給20多只流浪貓,一群群顏色各異的流浪貓圍繞她左右,或盡情地享受美食,或撒歡嬉鬧……這位愛心老人名叫徐蘭,今年75歲,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刮風下雨,她每天都堅持給流浪貓2次投放食物,并且堅持了整整十年時間。
給流浪貓一個安穩的家
銀灰色棉帽、藍色圍巾、黑色棉大衣、慈祥的面容……昨日,當記者見到徐蘭時,這位“愛心大使”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她將拐杖放在地上,掏出事先準備好的貓碗,將食物按量分給沖著她“咪咪”直叫的兩只小花貓,兩只胖乎乎的小貓津津有味的品嘗起來,不遠處,還有幾只大大小小的貓咪等候著老人的到來,徐蘭耐心地走向前,盛好食物逐一喂食。

吃飽的小貓會陪伴著徐蘭散步,不時將前抓搭在老人腿上,或者伸出舌頭舔舔老人的手指頭,顯得十分和諧美好。老人就住在蘭大家屬院,曾是蘭大教職工,是這里20多只流浪貓最信任的“主人”。
“也許是緣分,就是不忍心看著他們挨餓……”說起照顧流浪貓的初衷,徐蘭說,十年前,住在她家隔壁的鄰居搬家了,留下2只成年貓和3只小貓在家屬院流浪,饑餓難耐的大母貓一直在她家門口叫,“看著心疼就給了它一些食物,幾次之后,這個大母貓將它的老公和孩子也都領了過來”。
就這樣,徐蘭和流浪貓成了朋友,隨著喂養工作的持續,老人身邊的流浪貓越來越多,隊伍發展到如今的20多只,每天要帶2斤多貓糧和一壺水才能足夠。
記者了解到,一斤貓糧8塊錢,一天吃掉2斤多,大約20元錢。同時,為了確保小貓的營養均衡,老人每天要在貓糧里摻半斤雞肝,大約5元錢。還有一筆不能忽略的開銷,她會帶母貓去寵物醫院做節育手術,一次手術費用200元。算起來,一個月也要近千元了。”
“平時我撿一些瓶瓶罐罐,賣了也能買些貓糧。”徐奶奶說,雖然喂養貓的開銷很大,但是她總覺得如果能用這些錢來挽救生命,這個錢就花得值。
“喂貓就是我的一件大事”
下午四點左右,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提著貓糧的徐奶奶蹣跚地向她和貓咪“約定”的地點走去。人還未到,遠遠地就看到幾只貓就朝著徐蘭的方向跑來。記者發現,這些貓都毛色光亮、肥肥胖胖的,與人們印象中流浪貓的形象相差很多。
“它們能聽出我的腳步聲。”徐蘭說,平時,她一走路或是一說話,就會跑過來幾只貓咪,偶爾還會蹭到她手上舔一舔,“如果小貓舔你,就說明它非常喜歡你,一般只有母貓和它的孩子才會彼此舔舔”。
徐奶奶對待這些小貓著實用心,在喂食的過程中,她將二十幾只貓的“履歷”分毫不差的講出來。“這只貓是小黑,她可都當上‘姥姥’了。”“這只小貓的是7號樓的老大。”“這只小貓是這片的小流氓,總來搶我的紅嘴貓咪。”……說話間,徐蘭不時地伸手去撫摸身邊的小可愛,一臉的慈愛。
當提及到是什么樣的理由讓她堅持10年時,徐蘭開玩笑的說:“我是上了賊船下不來了呀!”
那是在去年,一場大病使徐蘭住院4個月,無暇顧及流浪貓們,當她回到家時,“發現好多新出生的小貓都被凍死、餓死了”。這次經歷是徐蘭老人最深刻的痛,每次說起這件事她都會難過,也正是這場經歷,更加堅定了她照顧流浪貓的信心,“貓咪離不開人,可撲食的食物很少,如果不喂養,好多貓都會死去”。
“貓咪們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和感動。”徐蘭說,這些可愛的小家伙們,如今已經成了她的朋友,每次喂養,她都感覺內心十分踏實和滿足。
居民們得知老人喂養流浪貓的故事后,很多人都深受感動。“堅持做一天好事容易,堅持做10年好事不容易呀,徐老師真是個好人。”家屬院的一居民說。
在照顧流浪貓的日子里,曾經有好多人不理解她,認為她在做“一件沒有價值的事情,還不如拿著喂貓的錢去旅旅游,買些營養品……”。但不管別人怎么說,徐蘭始終認為“喂貓是件不能停止的事情”,在她眼里,命就是價值,照顧好每一只家屬院的小貓就是她的責任。
“養這么多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費時間,又費金錢。”家屬院蔬菜店王老板說,每天看著老人堅持著照顧流浪貓,他為老人的善舉很是感動。
隨著徐奶奶數十年如一日的固執和堅持,也改變了很多人對她最初的看法,“現在,院里有好多人都把瓶瓶罐罐送給我,讓我賣錢買貓糧,還有陌生人送給我一些貓糧”。這些來自鄰居們的理解和幫助,令徐蘭很是欣慰。
面對未來,徐蘭堅定地說:“喂貓就是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要我還活著,就不會讓貓咪們餓著。”(更多詳情請點擊大西北網東崗頻道http://www.simaniot.com/n/donggang/)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