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不解 空戶太多
“敲敲敲,敲什么呀!”對于在社區工作的人員來說,能聽到這樣一句回答,已經算是幸運的。“雖然有埋怨,但至少說明這戶居民家里有人,我們就不用再一趟趟地跑了。在我們轄區還有近300多戶居民家因長期無人而無法采集到相關的信息,使我們的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負責入戶調查工作的蘭石社區工作人員說。入戶做調查工作,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情,挨罵更是家常便飯,能把工作人員讓進家門,那就是上帝般的待遇。
10名工作人中采集1.1萬人信息
位于西津東路以北,建蘭路上行街以西,敦煌路以東,健康路以南的蘭石社區總面積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了3396戶,9792人。由于轄區內商業、餐飲場所比較集中,流動人員達到了1270人。僅靠社區的幾位工作人員來做這1萬多人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入戶調查工作,每一戶居民必須得跑一趟,工作開展壓力格外大。
敦煌路街道蘭石社區書記范彩霞告訴記者,因為三維數字系統需要錄入轄區所有居民的信息狀況,社區工作人員只得按照以房管人的原則,馬不停蹄地奔走在轄區的樓宇之間,一次次地去敲門、入戶、登記信息,工作非常辛苦。即便如此,入戶調查人員還是時常遭到居民的誤解與拒絕,更有甚者,轄區有很多居民家不管入戶人員何時去敲門,都沒有人應聲,因此也無法采集到相關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她們除了一趟趟跑之外,還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去入戶,以便多采集居民的相關信息。
“因為平時大家上班忙,我們只能趁晚上7點到9點的時間,或是節假日大家休息去入戶。如果在大家都很配合的情況下,我們的10名工作人員要很順利地采集到這1萬多人的信息,最少也得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然而在我們轄區內還有近300多戶居民家因為敲不開門而無法采集到他們的相關信息。范彩霞說。在社區,她們把這種長期敲不開門的居民戶稱之為空戶。
多方入戶登記都為居民
居民的身份證信息派出所登記了,工作情況單位上登記了,孩子保健資料醫院和衛生服務站有,那社區的再入戶,還有什么可登記的?范彩霞告訴記者,其實,社區工作人員入戶,可登記的資料還真不少。比如,計劃生育工作,要了解居民家里有幾口人,孩子上學和工作情況等;民政方面,要登記收入,有沒有入低保,低保戶們有沒有找到工作等情況;再就業方面,主要是登記家里有沒有人失業,有沒有再就業等;還有就是普法等平安建設方面的宣傳;醫保方面也有不少工作需要與居民見面。還有就是通過入戶,可以了解哪家有空巢老人,哪家有殘疾人,哪家有病人,哪家孩子需要特別照顧等。而三維數字信息系統采集居民信息則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居民,使社區的治安工作更加完善。
另外,居民情況登記工作做得越詳細,對居民越有利。比如,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哪家有空巢老人,就可以隨時去看望一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如冬天煤買了沒有,生病了是不是需要人照顧等;失業人員情況登記得越詳細,給他們找工作的機會就越多;只有了解了殘疾人的情況,有些優惠政策才能讓居民享受。“總之,我們做這些入戶登記工作,也是想著更好地為居民服務。”范彩霞說。
“有些居民特別好,說幾句體諒的話,讓進門坐一坐,給你端杯水,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特別欣慰。我們不求別的,只要給我們個好臉,讓我們能順利地登記上信息,我們就很開心了。”時常因工作之需做入戶調查登記工作的蘭石社區計生專干道出了所有社區工作人員的心聲。盡管社區工作人員不厭其煩,一趟又一趟地奔忙在采集居民信息的路上,然而,有些居民偏偏不理解,這就讓他們的入戶調查登記工作時常“好心得不到善待”。
信息多泄露 拒絕成本能
“我家孩子剛出生,賣奶粉的、做早教的全來了給我們推銷,我很納悶,我的信息到底是誰給泄露的?因此,我對陌生人進家特別忌諱,別說我家人的信息了。”家住陽光家園紫荊苑的李女士抱著剛剛八個月的孩子在院子里曬太陽,看到前來入戶社區工作人員,她更是直言不諱。在社區人員的耐心講解之下,她表示理解,并一一登記了自已家人的相關信息。
而正在院里鍛煉的一位老人則認為,社區工作人員大多是晚上才來,老人們休息得早,這時候敲門,自然就不高興。對年輕人來說,一天上完班本身就很累,在家休息一下吧,還這也敲門了解情況,那也敲門登記收入,有好多都應該屬于是居民的個人隱私,真的不便對他人說。盡管有些是社區的工作,他們也的確應該配合,但是,涉及個人隱私他們真的不便提供。“我記得去年有一次也是社區的工作人員說是經濟普查,要問問我們家人的收入狀況,你說這個問題我們該不該回答?”老人反問道。
居民張先生說,他是做生意的,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回家后本想清靜一下,可什么搞經濟普查的,流動人口登記的,衛生服務站宣傳的,派出所了解情況的……一撥又一撥的,根本沒法清靜,心里的火兒自然就大了,態度也沒法好起來。他建議道,“如果社區一次性徹底把居民的信息全部登記清楚,建檔記錄,以后不管是哪個部門需要居民信息,只要去社區調取就可以了,沒必要大家天天上門入戶。如果誰家信息有變時,自覺到社區進行變更,這樣以來,不僅降低了社區的工作量,也為居民省了不少事。”張先生說。(更多內容請關注大西北網七理河頻道:http://www.simaniot.com/n/qilihe/)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