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西路工商查處一夜市攤販
鑫報訊 5月16日上午,市民馬女士向七里河工商分局西津西路工商所投訴稱,最近他在西津路夜市一游商處買了一顆珍珠,回家把貝殼里的珍珠取出來仔細觀察后發現珍珠表面竟有個細洞,后經工商部門鑒定發現該珍珠竟是一顆塑料珠。

最近馬女士晚飯過后,在西津西路夜市閑逛,看到一夜市攤上圍了許多人,她湊近一看原來很多人在購買珍珠,桌子上放了大貝殼,只見商販小心翼翼將貝殼打開,從內取出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引得眾人注意。商販操著外地口音說貝殼里是剛剛培育成的珍珠,非常珍貴。最近珍珠剛剛長好,他就從海南老家帶到蘭州賣個好價錢,該商販對馬女士說,把珍珠取出后到手飾店串成項鏈,非常漂亮。隨后馬女士就以180元錢買了一顆,回家后馬女士仔細觀察發現,該珍珠表面上竟有一個細洞,這樣名貴的珍珠怎么會長洞,感覺不對勁的馬女士次日再次到市夜攤去找商販理論,發現該男子早已不見蹤影。
5月16日,她來到西津西路工商所反映了問題,工商人員用火機現場檢測時,這只“珍珠”居然燃燒起來并冒出刺鼻的塑料味,馬女士這才知道自己受騙。該所趙所長說,珍珠分人造和天然兩種,直徑3毫米的天然珍珠,須通過蚌類軟體動物2000多次的分泌包裹,形成完整的珍珠層,最后直徑才能達3毫米左右,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三四年時間,市場售價每顆則在50元左右,而馬女士買的“珍珠”是顆塑料珠。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要謹慎選購珍珠,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