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東崗,大多數蘭州人眼前會呈現出這樣的場景:一條狹窄陳舊的東崗東路,一條不堪重負的雁兒灣路,道路兩旁全天候可見眾多大型貨運車輛;東部市場的混亂不堪、東湖賓館附近頻發的道路擁堵……而對于住在東崗地區的居民來說,噪音、尾氣、污染,破碎的道路,日益加劇的塞車,被破壞的城市基礎設施,都讓他們感到壓抑。城市功能的混亂讓越來越多的東崗居民似乎每天都在與日益膨脹的商圈和逐漸壯大的物流貨運業爭奪生存的空間。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原本屬于城鄉接合部的東崗鎮,也被淹沒在了城市的喧囂中,當滾滾車流碾過并不寬敞的馬路,人們無奈地感嘆:東崗,讓我拿什么說愛你?
城市功能區分混亂
東崗,蘭州城區最東邊的區域。目前大多數蘭州市民進入東崗會選擇兩條路線。一是乘坐143路公交車沿段家灘路進入東崗,從東湖副食品批發市場到東湖小區、三易小區、商學院、魚池口小商品批發市場、省藝校、省農校、摩托車市場、西地所、教育學院、飛天家園小區、建東停車場、東崗物流園、東崗世紀新村,一路上大型停車場、貨運中心與住宅小區和學校交替出現。
或是乘坐4路車沿東崗東路進入,沿路蘭新市場、東部、新東部市場、大西北鞋城,處處商賈云集,再往東行,濃重的貨車尾氣提醒著人們已進入物流、貨運聚集地,焦家灣貨運集散中心、宏順鋼材物流園云集……這一路行來,車流滾滾、人聲鼎沸,貨車尖銳的剎車聲和商販的叫賣聲、路邊鋪面大甩賣的音響聲、公交車的報站聲不絕于耳。
有專家曾表示,城市就像是一個家,家要分區,比如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而城市也要分區,總體感覺東崗一帶的城市功能比較混亂,生產區和生活區混在一起。這樣的混合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造成城市局部交通堵塞、環境污染、城市基礎設施的破壞等負面影響。
而東崗目前正是這樣的狀況,記者粗略的計算了一下,東崗地區西有商學院、省藝校、省衛校、省農校,還有西北地質研究所,具有文化教育功能;東有東崗世紀新村、蘭鋼家屬區等大型商住小區,是典型的住宅中心;中部有停車場、貨運集散地、小商品批發市場,還有小型私人加工作坊,這里也是商品流通集散的生產區。生產區和生活區交錯混雜,說明了東崗地區城市功能不清,城市整體規劃不合理。
污染噪音讓居民叫苦不迭
2004年,東崗世紀新村項目的建成,一舉帶動了東崗地區經濟、文化、市政等綜合項目的發展,以這個小區為龍頭,目前東崗地區已經成為綜合的住宅中心。而如今住在東崗世紀新村的張先生卻無奈地表示:“天天晚上都能聽到周邊大型停車場內汽車發出的噪音,常常凌晨天不亮就聽到貨車發動的聲音,吵得人睡不好覺!小區門前的馬路總是塵土飛揚,出門過馬路讓人犯愁。除了噪音和污染,最大的問題還有對城市基礎設施的破壞,大貨車掉頭時常常將路旁的行道樹刮傷,壓壞了新鋪的行道磚,或是掛斷了電桿上的電線。”
家住雁兒灣的小李說:“東崗地區堵車實在是太嚴重了,幾乎沒有哪一天哪一個時段是不堵車的,你再看看雁兒灣的路,剛修好沒幾天,又壓壞了,交通擁擠,環境臟亂差,讓人住得很壓抑。”
不僅如此,城市職能在這里也非常單一,沒有公園,沒有休閑廣場,樹木等綠化植被還在減少。“雁兒灣兩邊以前密密麻麻全是行道樹,物流公司一增加,很多樹木都消失了。”附近居民為此甚感苦惱。
商圈膨脹堵車如夢魘
有專家認為,東部商圈是蘭州發展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這里是蘭州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批發市場之一,為蘭州的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地位難以取代;而另一方面,由此帶來的巨量車流人流又大大加劇了蘭州的交通擁堵。
由于新東部市場附近缺少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東崗東路中央的隔離帶被打開一段缺口供行人通過,隨著下班高峰期的到來,洶涌的人流不斷穿過缺口,將東西交通完全阻斷,行人的吵嚷聲、車輛的喇叭聲混雜在一起,像被捅開的“馬蜂窩”。
作為進出蘭州東出口的必經之路,東崗路的路面非常狹窄,而南北兩側卻缺少必要的疏通道路。事實上,城市發展速度太快和規劃滯后是造成東崗混雜局面的重要原因。專家表示,蘭州市很多老城區如今都面臨生活區和生產區混雜的矛盾,但新城區規劃則很合理,如安寧區濱河路一帶,和平工業區和教育區,將會在很長時間內避免重復建設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