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來,敦煌路、火星街、楊家橋、西津路等多個路段接連發生塌陷……
■“楊家橋的大坑塌下去都已經快一個星期了,怎么到現在還不見有人來修?那個地方可是楊家橋最繁華的地段。你看,這個坑距離普華超市門口也就不過4米的距離,雨水繼續滲透將會埋下很大的隱患。”
■“我剛來的時候,這個路都好著呢,從去年開始,不知道怎么了,一次一次地塌,一次一次地修,感覺就沒好過。”
■“從火星街十字到任家莊十字,這一條路現在成過山車的車道了,大坑連小坑不說,自東往西的車道已經比反方向的車道低下去了好多。”
■昨日,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自3月份以來發生在武威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塌陷,竟有6次之多。如此之短的時間段內發生如此之多的塌陷,真的讓人震驚。
本報報道過的版面
今年3月份,天氣剛剛轉暖,七里河多條路段卻“享受”不了溫暖帶來的“愜意”,先后出現大小不同的塌陷。就在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本報開始連續跟蹤報道,報道引起了蘭州市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及相關路建專家的高度關注,他們紛紛建言獻策,旨在從根本上解決道路頻塌的問題。然而,就在部分道路得到維修翻建的同時,塌陷并沒有因此而停止。由于陰雨天氣,近一周來,包括敦煌路、火星街、楊家橋、西津路等多個路段再次發生多處程度不同的塌陷……市民不禁質疑,天氣轉暖,土層解凍要塌陷,下場不大不小的雨要塌陷,尤其蘭州已經進入豐雨期,七里河的“脆脆路”到底要塌到何時?
楊家橋路面塌陷道牙懸空
“楊家橋的大坑塌下去都已經快一個星期了,怎么到現在還不見有人來修?那個地方可是楊家橋最繁華的地段,人流量大不說,還是老太太們的跳舞健身的場地,如果再不修,一旦再下上兩場雨,不要說是整個人行道了,我估計這棟樓的地基都會成問題。你看,這個坑距離普華超市門口也就不過4米的距離,雨水繼續滲透將會埋下很大的隱患。”昨日中午,在楊家橋丁字路口做水果生意的一位商販指著普華超市門口的大坑如是說。
在現場記者看到,一個長約七八米、寬約五六米,深約三四米的大坑張著大嘴,坑的周圍被圈上了一圈厚厚的高約三四十厘米的土墻,坑里斜插著兩大塊1米多見方的水泥板,一個通信井蓋也斜著躺在塌下去的土方中??觾让黠@可見用紅磚砌起來的墻,下沉的土方已經掩住了大面積的墻體。在水泥板和墻體之間,幾股電纜線清晰可見??拥纼葌瓤课鬟叺牡胤揭粚狱S土已經出現明顯的剝離。“現在一下雨,里面的土一遇水便一層一層往下掉落,坑會越來越大。這個地方去年已經塌過一次了,當時,維修的人只是埋上了,并沒有夯實,這一下雨,這里的地勢又是這個片區里最低的地方,又沒有下水管道,水都積到這個地方,肯定要塌的。”附近居民唐先生如是說。
一場春雨“下垮”敦煌路
“我剛來的時候,這個路都好著呢,從去年開始,不知道怎么了,一次一次地塌,一次一次地修,感覺就沒好過。”昨日下午,正在敦煌路做保潔工作的王女士停下手中的掃帚無奈地說,“車站那邊還沒修好呢,四中十字那個地方前兩天下雨又給泡塌了,今天我看有人已經挖開了,準備修呢,下面火星街塌的都快走不成車了。我就感覺我一天到晚地掃,也掃不清楚。”
正如王女士所言,沿敦煌路從瓜州路十字到火星街十字短短不過幾百米的距離就有大大小小三四處塌陷。與其他塌陷不同的是,位于瓜州路十字的塌陷正處在緊臨機動車道的人行道上,而塌陷處正是行人過馬路的必經之處。隨著土層的下沉,人行道上的地磚已經脫落散落在坑內,雖然塌陷坑并不是很深,也沒有其他塌陷坑的面積大,但這里塌陷坑里有一根粗約三四十厘米的水泥電桿,正是因為土層塌陷,這根電桿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傾斜。而塌陷坑兩側停滿了各種小型汽車。“按理說,人行道上的承重不大,即使下雨也不應該發生塌陷。估計是下面的管道出現問題了,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這個電桿可能就成了隱患。這個地方,不管人流量還是車流量都是很大的。”家住蘭石家屬院的王先生如是說。
火星街馬路成了過山車車道
“從火星街十字到任家莊十字,這一條路現在成過山車的車道了,大坑連小坑不說,自東往西的車道已經比反方向的車道低下去了好多,每天開車路過,車少的時候,逆行著過,車多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后面的車只能眼看著是坑也得往里面鉆,一鉆進去,我們就坐上了過山車,顛來顛去的不說,最擔心的就是哪個地方再一陷,弄不好,像312國道上的塌方一樣,連車帶人陷進去,弄不好也把車給埋了。那再修起來就成大工程了。”昨日下午,開著私家車去接朋友的楊萬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據周邊的居民們講,塌陷面正是去年因埋管道而開挖過的地帶。“這真不是我們說,這路出現這種情況,完全就是去年開挖后,回填沒有做好,要不一樣的路,怎么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偏偏就在開挖的地方塌了呢?這不很明顯的事嗎?也不知道這樣的工程當時是怎么驗收通過的?”周云老人憤憤地說。
記者發現,敦煌路與火星街相交接的十字路口以西,馬路北側的車道上有明顯新修過的痕跡,就在舊的路面與新修好的路面交接處,已出現多個大小不一的塌陷面。由于這條馬路較窄,且屬于單幅雙向的混合車道,自東向西的車輛在經過該路段時,不得不從自西向東方面的車道上逆行。在車流量較大時,有司機會盡量躲避坑洼處,但由于塌陷面靠近馬路中央,司機也不得不把車開到坑洼不平的塌陷面上,每當此時,車身就會發生傾斜,尤其在公交314路車通過時,由于車體較高,傾斜度很讓人為一車人的安全擔心。
武威路2個月塌了6次
昨日,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自3月份以來發生在武威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塌陷,竟有6次之多。如此短的時間段內發生如此多的塌陷,真的讓人震驚。難道真如市民所說,武威路的塌陷真的就這樣沒完沒了了嗎?
4月30日清早,記者接到市民有關武威路正在修建中的慢行車道再次塌陷的爆料后迅即趕赴現場。在現場記者看到,建西路十字西北角上塌陷一深約1米多,直徑約2米多的坑,坑里塌下去的虛土濕漉漉的,且有一部分較新的紅磚散落其中,一個圓形的鐵制下水井蓋豎著扎在泥土中,幾根纜線裸露在外面,坑里南側因土方下陷而已懸空,行道樹的根須飄在坑中。
據了解,這次塌陷已經不是出現在該路段的第一次塌陷了,居住在周邊的人們都深感疑惑。“這塌完修好了還沒幾天呢,你看這填完了油都還沒鋪上呢,怎么會又塌呢?”在采訪中,沿街商鋪的人們都會說這樣一句話。他們告訴記者,4月8日,該路段因地下管道老化滲水,出現在大面積的塌陷,不過幾十米的路面上就有四五個大小不同的塌陷坑。“當時那情況,我們看著都害怕,好端端的路面上忽然就出現了幾個大坑,感覺傳說中的2012真要來了似的。”一餐館老板半開玩笑地說。